2016年辽宁省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于7月6日至9日在沈阳大学举办。共有来自24个学校的49支代表队参加了本次比赛。
本次比赛的赛题是制作层楼结构(三层),加载图结构图以及如下:
图1加载机构简图
将装置卡入⑤号卡槽内,钢球从装置顶端沿滑道滑落,冲击模型的一层层面。同时,模型顶部加载10Kg竖向恒载;考评项目分为两个部分:①结构冲击下的顶层水平位移、二层水平位移以及一层和二层相对水平位移; ②模型的重量;位移越小、重量越轻则得分越高。
图2 模型要求示意图
7月6日下午15:00,沈阳大学召开了比赛的说明会,以说明比赛的规则调整以及注意事项,并为各代表队解答疑惑。
图3 赛题说明会
7月7日08:00-22:00、7月8日08:00-15:00为模型制作时间。
图4、5 开始制作模型
8日15:00,经历了一天半模型制作的49支代表队提交模型,并称重。
图6 模型制作完成
9日早09:00,加载试验正式开始。49支队伍依次加载。大部分作品的加载结果完全雷同,现场少有的掌声是出现在一个模型完全被击垮时出现的。本次比赛的决定因素在于模型结构的重量(90%以上的作品都能承受竖向恒栽和最大一层冲击荷载,因此重量越轻,荷质比越大,得分越高)。
图7 现场加载
经过加载试验,理工大学派出的代表队取得了三等奖的成绩。
本次结构设计大赛中,理工大学准备时间很短,较大连其他高校准备时间延迟了近两周(避开了理工的考试周)。两支队伍的六名选手为刘奇、李泰然、高兴、陈奕韬、吕辉、谷鑫鑫。除高兴为一年级学生外,其余五名队员均为二年级学生。不到两周的准备时间中,他们在综合实验四号楼一楼实验室内度过了大量时间,完成了4组模型的制作。
王立成老师作为本次比赛仲裁组评委,他认为,结构设计关键在于创新以及对结构的思考和理解,没有创新、结构雷同的模型是没有吸引力的。在重复制作模型的过程中,理工的队员们在不断地探索更简单的模型、更轻的结构,在这一个过程中,一个简单的构想都需要付出十几个小时的制作来检验,而这正是优化、简化结构,提炼结构设计思维的过程。
结构设计大赛虽然结束,但是结构设计的习惯、思想并没有停歇。